NEWS
2025年1月1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36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成功举办。 [详细]
2024年12月28日,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故事,引导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工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新疆大学的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35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在新疆大学成功举办。 [详细]
12月22日,在第二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之际,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北京市“大思政课”建设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备一堂课”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更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详细]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也是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托。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统一部署,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修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的要求,守正创新,从政治方向、理论武装和一体编研等维度,努力回答好“教育强国,教材何为”这一时代命题。这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修订的根本遵循。 [详细]
12月8—9日,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市共同举办首届全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示范交流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过的20多家博物馆齐聚一堂,共同启动“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共建联盟。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文利,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出席活动并讲话。 [详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细]
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同志作为唯一的高校领导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举全校之力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 “金课”,持续发挥对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期名家访谈聚焦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对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教授进行了专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