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36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成功举办。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辽宁等多地高校的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和专家学者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和点评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郗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李萌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玮主持。参加本次青椒论坛的领导、专家以及房山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生代表近300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同步收看了论坛直播。
张继旺书记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和“以文化人”育人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强调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和关于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系列批示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行业院校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与专业教育协同联动,完善“大思政”教育格局。最后,他指出青椒论坛被誉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筑梦之巢”,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研讨的平台,更为思政课发展注入新活力。北京中医药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续写健康中国与中医药的新篇章。
郗戈院长在致辞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立意高远。探讨健康中国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既是学深悟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之举,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他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的重要成绩,尤其是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后,学校围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的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举措。面向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将继续秉持建设好、服务好、引领好的“三好”原则,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引领力的平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致辞结束后,郗戈院长代表主办方,向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颁发本次论坛的承办证书,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接受证书。
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继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学部)部长王永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郗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李萌、首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淑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俊向七位“青椒”颁发了青椒论坛参与证书。
上午的论坛报告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助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单文鹏老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泽清老师展示了题为“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设计。黄泽清老师指出我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不仅是卫生工作的范畴,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民生等多个维度,具有丰富的内涵。他基于如何将健康发展战略有效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政治经济学框架,着重从批判资本生产的前提视角、过程视角、结果视角,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我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下人民健康不断改善的现状,介绍了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及其对人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关注,指明我国正在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引导学生在中外对比中认识到我国的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对资本逻辑的超越。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振鹏老师,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思考——基于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设计。孙振鹏老师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医药卫生工作与教育工作、文艺工作一起纳入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中,表明医药卫生工作隶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范畴,由此可以将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作为案例,用于说明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特征。孙老师通过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所担负的民族任务和所蕴含的兼收并蓄的文化基因等,说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民族性;通过介绍医疗卫生事业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的科学作用,和对待古代文化的科学态度,说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通过介绍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民众需要和提高民众文化水平,说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性。
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娇副教授主要从“目标导向—为什么融、问题导向—融在哪、改革导向—融得好”三个层次,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思考”。张娇老师紧密结合院校特色,在深入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旨在提升医学生政治站位,引导其将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奋斗实践与价值追求科学地统一起来。在教学内容层面,她依据不同章节内容精心设计融入点,巧妙地将健康中国理念贯穿于课程之中;在教学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和“场馆中的思政课”等形式,生动展现教学内容。案例中特别亮点是传承朱宪彝老校长的“四献”精神,以及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宏大背景下,对医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展示了生命意义展厅的教学应用。
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集群(学部)部长王永贵教授对3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进行点评和分享。王永贵教授强调,思政课建设须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3位老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分别运用了批判思维、历史思维与整体思维的方法,既有专题性教学的深度又有整体性教学的完整度,兼顾了点、线、面的一体贯通,体现出鲜明的同步性、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思想的高度、视野的宽度、融入的亮度,育人的深度上均体现了较高的水平。王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需妥善处理好教和研、史与论、理与路、道与术四大核心关系,这对于青年教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至关重要。
下午的论坛报告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良滨教授主持。
中国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亚萍副教授展示了题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 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设计。王亚萍老师从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总结三个维度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相关论述,针对学生群体对中国式现代化“高关注低认知”的特点和“三知”和“两难”的现象,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课程切入点,通过阐述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阶段性成就、战略安排,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独特优势、重要支撑在健康中国事业中的具体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明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何而来、优势何在、何以可能,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与学生个体命运有呼应,进而激励药学生投身健康中国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健康根基。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钱疏影老师展示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要论述深度融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专题教学设计”。钱老师选取中医药事业守正创新的典型案例屠呦呦团队,采取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设计,分别从“实践”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动力、从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尺度、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谈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的四个部分,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论要点与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的医学实践有机融合,彰显中医药传承创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为医学生投身医学实践指明方向。
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玲玲老师做了“如何将中医药文化的兴衰历程与复兴之路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题分享。董玲玲老师的教学设计围绕中医药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内容“讲什么”和教学策略“怎么讲”两个板块铺陈开来,旨在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的有机融合。在内容布局上,董老师精心设计了中医药文化的古代辉煌、近代衰落、在中西文化大激荡的背景下中医界的抗争转机以及中医药的复兴之路四大主题篇章,创造性地提出利用思政小讲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的多个教学平台,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与纲要课程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扬副教授以“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思考”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展示。董扬老师提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愿景,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回答了“为什么融”的问题。接着他结合人类疾病灾难斗争史、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以及中国援外医疗队等生动案例,详细阐释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解答了“融什么”的问题。最后,从教学目标和“PROBE”五步探究式教学法展示了“如何融”的教学设计,其间不乏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达成外化为行的价值目标。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冯秀军对4位青年教师的展示做点评和分享。冯秀军教授高度评价了4位老师的教学分享,特别强调了本次论坛主题中“融入”这一关键词的挑战度,认为四位老师从教学目标、内容到框架设计都很好地体现了融入类课程教学“1+1=新1”的精髓,为我们演绎了有魂、有骨、有血、有肉的思政金课标准。针对融入类课程,冯教授指出应基于所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回答好为什么融、融什么和怎么融三个基本问题;对于如何讲好思政课,提出善用问题、善用故事和善用共情三点建议。最后,冯教授引用《学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勉励青年教师探寻教育教学规律,把握思政课教学根本,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论坛闭幕式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和静教授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作会议总结。邱院长在总结中对主办单位和参加第36届青椒论坛的点评专家、青年教师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意义,指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各位老师的教学分享问题抓人、情感动人、解答到位,彰显了思政课的引领力。他表示青椒论坛展现了思政的力量、团队的力量、传承的力量、文明的力量、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力量,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希望各位青年教师继续秉承初心,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贡献智慧。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创立的高端品牌,已成功举办36期。本次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为主题,不仅从健康中国维度深刻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视角,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论坛采用了视频同步直播的方式,近300名师生现场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① 凡本网未注明其他出处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创新中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对其负责。
③ 有关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 联系方式: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Email:wuxiaofeng@crup.com.cn